从青塔桥出发沿西四环向南,路两侧楼宇林立。很多大楼外立面上都有一块绿底白字写着字母“B”的醒目标识。这样的大楼加起来有21栋,它们共同组成了丰台科技园孵化器网络。
这21栋楼里入驻了170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吸纳5万余人就业。
它的总办公面积只有25万平方米,不足丰台科技园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但却创下了园区四分之一的税收。
中小科技企业入驻,不但盘活了闲置的商业楼宇,还让整个西南四环沿线实现了业态升级、商业繁荣。
低效楼宇转型孵化器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些楼宇因为业态和经营模式的问题,不是亏损就是面临倒闭。创新大厦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我们是一个商场,但随着欧尚超市开业,再加上周围小商品市场的竞争,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濒临倒闭。”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此时,西南四环拐角上的丰台科技园区,也遇到了发展困境。从2001年开始,开发用地受限制,企业想进来没有地方。
一边有空间没发展,一边想发展没空间。丰台区政府出面,给科技园区和楼宇业主搭桥,中关村丰台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接下重任,开始沿着西南四环一家一家走访,寻找可以合作的楼宇。
创新大厦和科技园区合作,转型科技企业孵化器。2007年,园区投资帮着创新大厦进行整体改造,2009年,作为孵化器的创新大厦重装营业。
“成为孵化器以后,收取入驻企业租金是一部分收入,把楼宇内的商务中心、会议室等出租给入驻企业,提供相关服务,还有一部分收入。同时,按照国家和北京市对科技孵化器的扶持政策,我们还能享受一部分企业的税收收入。”这位负责人介绍。转型孵化器以后,楼宇的业态升级了,收入也随之增长。濒临倒闭的企业焕发新生。
和创新大厦一样,这些年来,西四环沿线,先后有21家低效楼宇,加入孵化器网络,扭亏为盈。
小微企业入驻大本营
在孵化器里,1700家小微企业加速发展。阜康仁生物医药公司是其中的典型。
当年,王进京夫妻俩怀揣6万元人民币,从山东进京创办他们的生物医药公司,入驻孵化器。最初,他们租用的办公场所只有几十平方米。慢慢地,增长到几百、上千平方米。如今他们走出孵化器,入驻科技园区创业基地,办公面积扩大到上万平方米。
孵化器能给小微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从政策宣讲开始。国家和北京市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很多扶持政策,可是很多创业者并不了解。我们送政策上门,可以帮他们争取扶持资金,帮助他们加速发展。”科技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服务包括五大体系:创业培训、实验室共享、中介服务、投融资服务、信息网络服务等,这样小微企业就有了发展大本营。
带动地区产业升级
孵化器网络的发展,带动整个地区产业升级。
“2004年我大学毕业刚到这参加工作时,这里连像样的快餐店都没有,吃饭只能在路边摊解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好了,周围的大超市、大商场都起来了。
这一切,都跟周边楼宇的产业转型密不可分。
在丰台科技园孵化器网络下的21栋楼宇中,共有1700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入驻,员工5万多。他们的学历和收入水平都高于以往。正是这个庞大的市场,引来麦当劳、必胜客,也让资和信百货、欧尚超市这样的大型商业进驻。
看到孵化器的带动效应,很多楼宇也申请加入。“过去是我们求人家,现在是他们求我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如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