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块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CMOS数码图像处理芯片;第一台中国自主研发的船用“黑匣子”;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量产线;亚太地区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仪;全球首张检测致聋基因芯片;全球首条用原子“铺设”纳米级别“碳丝绸”的生产线……
很多人或许没有想到,这些堪称世界前沿技术的创新成果都诞生在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
作为北京培育科技企业、创新人才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25年来,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以及一系列服务支持,降低了科技企业风险和成本,提高了创业成功率,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了科技型企业成长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渐构建起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加快集聚,研发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研发投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达19.97%;知识产权申请数量达到6090项,获批4837项,占申请数量的79.43%;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达到509项;年总收入达到246.43亿元……
这是2013年,北京各类孵化机构中7000余家在孵企业交出的一份“成绩单”。对于尚处于孵化期的科技企业能保持如此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确令人惊艳。而这些在孵企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其背后推手正是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
记者从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了解到,经过25年的辛勤耕耘,北京市已经形成了包括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创业孵化载体,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与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他创新资源有机组合,形成了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近年来,北京市围绕企业“种子期—初创期—高成长期”需求,以企业孵化为核心,以孵化器为基础,对接加速器、产业园,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链条,形成了以孵化机构为节点,涵盖研发试验、科技金融、科技中介、创业导师等要素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孵化服务网络。
推动新建一批孵化机构,支持孵化机构建立“创业苗圃”,依托“创业苗圃”实现孵化机构与天使投资机构(人)的有机结合,为创业者完善科技成果(创意)、制订商业计划提供公共服务,帮助其将科技成果(创意)转化并创办企业;推进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支持科技企业孵化机构、产业园区充分结合区域产业定位,建立服务于高成长企业发展的科技企业加速器;鼓励孵化机构与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探索链接机制,充分利用产业园区的资源为企业提供后续的发展空间、专业技术、市场拓展、信贷担保、风险投资及上市辅导等专业服务,为创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搭建对接平台。
支持孵化机构通过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联合共建的方式,搭建研发试验服务平台;支持市场化的中试基地建设,面向创业企业开展中试熟化、检验检测、技术集成等专业服务,提升项目和企业孵化能力;支持孵化机构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为在孵企业提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试验服务,满足企业技术研发需求;支持孵化机构联合专业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科技咨询、律师事务所、专业会展等中介服务机构,拓宽孵化机构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创新创业企业多方面的需求。
2013年,北京市科技孵化器数量增加至11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0家;大学科技园增加至29家,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15家;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孵育基地增加至18家,与北京市完善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共同形成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孵育基地为引领的科技孵化体系,各类科技孵化机构之间正在形成更强的学习机制、合作模式、利益纽带。
集聚创新创业资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孵育基地是充分发挥孵化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培育作用的重要举措,是北京市科委推动北京地区孵化机构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的重要抓手。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孵育基地从2011年的6家、2012年的14家增加到了2013年的18家,孵育基地分布更加广泛,产业链更加完善。孵育基地以重点孵育项目为核心,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围绕龙头企业,北京市在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生物医药、能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已形成了国内优势产业集群。
2013年,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孵育基地总收入达58.22亿元,纳税总额6.75亿元;在孵企业总收入达694.02亿元,纳税总额10.42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孵育基地培育的这些新兴产业企业“专业能力突出、服务成效显著,项目技术创新水平高、预期经济效益好”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引领着北京市孵化器的发展方向,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示范,大大推动了北京区域经济的发展。
据了解,围绕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孵育基地结合区县自身产业布局特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孵化机构发展相对成熟的领域,鼓励相关区县重点发展专业型和创新型孵化机构,提升孵化机构的产业培育能力,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区县新建一批专业孵化机构,培育一批符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的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同时依据自身产业定位,积极与第三方研发服务机构、平台型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产业技术联盟等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为在孵企业的研发、产品构建、市场运营等提供专业服务,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优化提升孵化机构的产业培育能力。
围绕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结合区域产业布局,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孵育基地,鼓励孵育基地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建立优秀初创企业的发掘、培养机制,加强对原创企业的培育;针对孵育基地的在孵企业,在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中安排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加快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加速形成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北京市高度重视科技孵化体系建设,集合各方政策资源,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点,支持具有创新性、成长性和引导性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从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各项科技计划项目的资金支持,切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为带动行业创新发展的中间力量。
如海博思创自主研发的“大容量锂电池管理系统”与“智能电网储能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及电网储能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提高纯电动客车20%的行驶里程。
以移动搜索技术见长的“豌豆荚”已经成为国内 Android 手机用户安装应用的主要来源,为超过 2.5 亿豌豆荚用户带来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手机视频消费体验。
致力于国内重大疾病疫苗的技术改造和质量提升及全新疫苗研究开发的赛尔富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研的项目有“人用狂犬病疫苗”及“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目前产品开发进入中试阶段。
上述企业只是北京孵化器近万家企业中的代表。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的研发投入一直保持增长态势,知识产权产出量和发明专利数也随之增加,展示了在孵企业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热情和活力。
高校是中国科研的主力军。北京市集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60所高校,是中国人才和科教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而旨在依托高校较强科研实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学科技园成为北京创业孵化体系中重要的力量。截至2013年年底,北京市共有大学科技园29家,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15家,现已形成了面向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等符合首都重点支持技术领域的孵化服务。一系列专业的孵化服务,增强了在园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在园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数据显示,2013年,大学科技园在园企业获得授权专利539项,其中发明专利264项,获批专利数量是2010年的1.46倍,其中获批发明专利数量是2010年的2.42倍。
为鼓励科技企业的发展,国家科技经费对在孵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3年年底,北京市在孵企业累计获得财政资助额10.32亿元,同比增长4.88%。为了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孵企业积极参与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013年共承担509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26项。
当前,北京正处于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期,全面促进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是提升首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把握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对于率先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北京要不断整合和发挥独有的首都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对中关村“深化改革先行区、开发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集合区、战略产业策源地”的战略定位,以及北京市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有利时机,进一步优化产业促进思路,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核心,加快各类资源集聚,使孵化器研发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